网上药店
您现在的位置: 图瓦卢 >> 图瓦卢发展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北药沁源之沁州党参

来源:图瓦卢 时间:2021/9/30
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c/140106/4322694.html

在绿色沁源的大山深处,遍地皆宝,俯拾即金。特别是漫山遍野生长的中药材,种类之多,质量之好,为世之罕见,被誉为“北药之首”。其中最珍贵、最著名的,当属党参,俗称“沁参”。

但是,由于千百年来曾密不示人而鲜为人知。因此世人都知道“上党参”,却几乎无人知道沁源就是上党参的主要产地。

所谓“党参”,即上党人参的简称。

据《广五行记》记载,隋文帝时,古上党有户人家,每天一到晚上就会听到房屋后面有人在呼叫,出去看却不见人影。

有一天,主人循着呼喊声走出一里多路,发现一株植物枝叶异常,于是顺根挖掘五尺,看到其根形似人体,四肢毕备,呼声遂绝。由此,“党参”一词问世。

但是,上党甚大,范围甚广,这户人家究竟位居何处?人们不得而知。其实,就在沁源。

沁源,古称谷远。

《寰宇记》记载,古为冀州之域,春秋为晋之地,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,秦属上党郡,西汉置谷远县,王莽时,改谷远为谷近县,三国为魏之地,晋废县,属上党郡。

从秦并天下,分三十六郡开始,到三国时期,均属上党郡。当时上党郡的范围,包括后来的辽州、沁州二州与潞安府、泽州府两府。

隋文帝(杨坚)开皇十六年(公元年)治沁州,州治在沁源县城南。据《沁州志》记载,隋唐之沁州在今沁源县。

金初沁源亦属沁州,金宣宗(完颜王旬)元光二年(公元年)始治谷州,谷州治在沁源。

虽然在隋代在沁源新设沁州,上党郡改为潞州,但习惯上仍把古谷远称为上党。就如同现在沁源人依旧把五龙川——鱼儿泉——花坡一带称为“西山上家”一样。

《本草纲目》人参集解:“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”“或生邯郸”等地,但其它地方的党参“气味薄于上党者”“俱不及上党者佳”。又曰“潞州太行紫团山所出者,谓之紫团参”“今沁州、辽州、泽州、萁州、平州、易州、檀州、幽州、妫州、并出人参”。

对于其生长、形态和药用价值是这样描述的:

“春生苗,多于深山背阴,近椵膝下湿润处。

初生小者三四寸许,一桠五叶。

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,未有花茎。

至十年后生三桠,年深者生四桠,各五叶;

中心生一茎,俗名百尺杵。

三月、四月有花,细小如粟,蕊如丝,紫白色。

秋后结子,或七八枚,如大豆,生青熟红,自落。根如人形者神”。

“上党者根颇纤长,根下垂,有及一尺余者,或十歧者,其价与银等,稍微难得。其作用“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开心益智。久服轻身延年。”

为何说其它地方的参“俱不及上党者佳”?

“相传欲试上党参,但使二人同走,一人含参,一人空口,度走三五里许,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,含者气息自如,其人参乃真也”。

在沁源,党参几乎遍布全县。可是,我翻阅明清两朝《沁源志》,在“物产”中均无明确记载,甚至在《上党志》中也无片言只语。

直到民国《沁源志》中始出现“党参”一词,且注有“产额甚多,近年来输出渐次增多”。

何故?

李时珍给出的答案是“民以参为地方害,不复采取。今所用者皆是辽参”。

这是一方面的原因。

另外一方面,在于党参难挖。我在西山一带采风,听乡民介绍说,一是党参生长的地方,常会有毒蛇居住,而且党参的生长年限越久,毒蛇越多,令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。

老人们说,以前挖党参事先要带雄黄酒,遇到大参,喝酒喷洒,以御毒蛇。

二是党参有灵性,挖党参时,必须先把参头用红线绳捆紧,否则一不小心,参娃娃就会跑掉。

三是党参生于乱石丛中,在挖掘的过程中很难保障根须不断;根须不完整的党参,价值要大打折扣。

四是与其它地方的党参相比,沁源的党参“劲大”,一般人不受补的人受用不起。

县志里密不示人,并不等于民间不用。在沁源,老百姓不叫“上党参”,而叫“党参”“沁参”。老中医开药方,动辄会用沁参与其它药配伍。老百姓采集上党参,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己使用或者作为珍贵的礼品送亲朋好友。

记得我小的时候,姥爷就在自家的菜园里种有党参。每到夏天,党参的蔓顺着石墙一直攀爬,整个墙面都是绿油油的。

花开,清香四溢,气味极浓;花形,状若桶帽,蕊立其中;花色,洁白如玉,素净淡雅。经常吸引蜜蜂去采集花蕊酿蜜,而我们小孩子们则喜欢拍打花帽听其“叭叭”的破裂之声。

到了秋天,姥爷会用?头挖出几根来,阴干。立冬以后,步行五里路到附近的王璧村去找那位个头不高、戴着眼镜、说话爽朗、长着白胡子的梁老先生,给他号脉开方,抓药,配党参,风干,碾碎,挛丸药。

一个冬天里,姥爷每天早晨空服两丸。到了第二年,早出晚归四季不歇的姥爷干农活总有使不完的劲。

姥爷活了85岁,一辈子没有打过针吃过西药。就在他临终那年春天,还在担着篓担往离家近二里的地里送粪。现在想想,真的是得益于那些党参,那些中药。

我遇见过一位老中医,他说前几年曾经见过一根罕见的党参,有核桃粗,四尺多长,一下卖了几千块钱呢!

如今,县里为了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,号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推进药材种植,党参也在其中。

它将不再密不示人,而是堂而皇之亮相市场,与其它中药材一起成为绿色沁源转型发展一个的新兴产业。

作者简介

邓焕彦,山西省沁源县人,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。长期从事文化、新闻工作,先后担任县文化局副局长、县新闻中心主任(兼《沁源时讯》总编)、县文联主席(兼《山丹丹》文艺季刊主编)、县广播电视台台长,现在沁源县智库工作。

编辑:

交由老家山西V平台原创首发的作品,可以接受“打赏”了~

投稿方式:

邮箱:laojiashanxi

qq.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iruiyingy.com/twlfz/13474.html